记者 曾雨
2月19日,湖北帕菲特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派繁忙,一辆辆新能源换电清障车陆续下线。“公司抢抓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机遇,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,推动企业向数字化、智能化转型,激发了发展潜能。”该公司总经理郑笑阳说,“今年一季度,公司预计可交付200多台新能源换电清障车。”
推进新型工业化是大势所趋、使命所系、机遇所在。我市坚持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,以“5G+工业互联网”的集成创新和融合应用为突破口,坚持制造业优先,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,以集群发展为关键抓手,推进新型工业化,加快制造业高质量发展。
培育龙头骨干夯实工业根基
春节前,位于十堰经开区的易捷特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,技术人员奋战在新品试生产一线,为新品上市做好准备。
易捷特是我市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之一。2023年,该公司出口新能源汽车6.5万辆,占全省新能源汽车出口总量的80%。当前,该公司正全力推进BBG24项目。
“我们将加快新品投产上市,加强对国内外产业形势的研判,积极解读政策,找准对策措施,进一步扩大产品市场。”易捷特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。
培育新动能,塑造新优势。近年来,我市大力实施“千亿龙头、百亿骨干、上市企业、专精特新”四大企业矩阵培育行动,打造支撑新型工业化的“主力军”。
新型电池产业是新风口、新蓝海。在远景动力技术(湖北)有限公司生产车间,新能源电池制造如火如荼。以远景动力为龙头,我市已布局26家规模以上新型动力电池企业,已建、在建或将建的新型电池制造项目总投资超过500亿元。
“我市聚焦汽车、新型电池、循环经济培育一批‘链主’企业,切实发挥辐射带动作用。”市经信局工业投资科科长李德志表示,到2027年,我市将培育专精特新企业400家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70家、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70家,每年新培育规上企业100家以上,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产业体系,推动新型工业化建设。
深化技改提能加快动能转换
春节后,在十堰高新区先锋、龙岗联合工厂生产车间内,多条生产线满负荷运转,一批批汽车零部件模具陆续下线。
先锋、龙岗精密制造产业园,是我市首个集铸件生产和模具研发制造于一体的项目。去年7月正式投产以来,先锋、龙岗联合工厂把握发展机遇,不断优化调整生产系统,短短5个月时间实现销售收入2.2亿元。
“通过装备换芯、设备上云、生产换线,先锋、龙岗精密制造产业园实现产业高端化、智能化发展。”该工厂厂长魏超介绍,公司产品与比亚迪、奔驰、宝马等中高端车型配套,出口美德英法日等16个国家。
工业技改是重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“加速器”。近年来,我市认真落实省“技改提能制造焕新”行动和支持政策,推动企业加快实施技术改造,促进企业规模效益提升和产业结构优化。
作为一家传统汽车零部件企业,2022年以来,华阳变速系统公司抢抓新能源汽车发展机遇,果断实施“商乘并举、进军新能源”战略,通过一系列技术改造,实现转型升级。去年,该公司获得国内新能源头部企业10亿元订单。
以技术改造促工业转型,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。去年12月,我市出台推进“千企千亿”技改提升行动方案,到2025年力争全市滚动实施工业企业技术改造项目1000个、总投资1000亿元以上;力争用3到5年时间,推动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全覆盖。
加快数字赋能推动绿色转型
新型工业化“新”在哪?一个通用的衡量标尺是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。
走进东风龙擎动力有限公司宽敞明亮的车间,只见来回穿梭的自动导向车即时感知操作,灵敏地进行反应和配合——这是5G全连接工厂的一个场景。
截至目前,我市建成5G全连接工厂11家,数量居全省第2,其中5个项目入选工信部《2023年5G工厂名录》。
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必然要求。
我市加快数字赋能,推进绿色制造,到2027年,将争创1至2家“灯塔工厂”、80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、30家5G全连接工厂,创建绿色制造企业30家。
在东风车身部件公司,数字化、智能化的焊装车间使智能制造水平显著提升,推动生产效率提升25%,产品质量提升12%;在东风设备制造有限公司,依托智能化、信息化、数字化的生产线,其生产的装备产品在行业领先……
无数案例证明,企业在数字化、智能化转型过程中,“含绿量”“含金量”会同步提升,数字技术正全方位赋能我市制造业绿色化、高端化转型。
“我们将重点推进数字化设计、智能化生产、绿色化制造、精益化管理等工厂(车间)场景创新,打造一批‘链式’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,辐射带动产业链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,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。”李德志说。
同时,我市将加快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“三集群”“三基地”建设,推动现有7个省级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提档升级,力争再培育3个省级重点集群,打造一批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,形成产业聚合新优势。
据悉,我市将紧紧围绕“龙头、链条、集群”,以链式思维推动“一主四优多支撑”产业突破性发展,培育家电、激光、智能网联、绿色氢能、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,力争到2027年全市制造业产值达3500亿元。
上一篇:我市推出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“产供强链贷” 汇聚金融活水 助力强链补链
下一篇:十堰经开区加快建设新型工业化示范区 力争全年生产整车22万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