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是:
数据发布

图文解读:优化政务服务工作综述

2023-03-24 16:58:46 来源:

简政放权、放管结合、优化服务是党中央、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。近年来,在市委、市政府坚强领导下,市行政审批局紧紧围绕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要求,围绕“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,打造高效、便捷、优质的政务服务环境”目标,以深化改革为主线,以服务群众和市场主体满意为标准,全面推动政务服务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,为十堰高质量建设“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”营造了优质的政务服务环境。

召开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市场主体座谈会

足迹篇 勇立潮头在改革中实现突破发展

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是政务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。回顾十堰市行政审批改革发展历程,可以看到一串光辉的足迹:

2017年,打造“一窗受理、一章审批”机制,实现了“一枚印章管审批”;

2019年,顺利通过国家政务服务和标准化试点项目评估验收;

2021年,我市政务环境在全省第三方评价中排名第四;

……

岁月如歌,征途如虹。市行政审批局自2017年实行机构改革,挂牌成立。2019年,根据市委深化机构改革工作要求,加挂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、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两块牌子。机构改革后,该局以“一支队伍”履行“三局”六大职能,即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“放管服”改革、行政审批、数字政府建设、大数据管理、政务服务与政务公开、公共资源交易监管,承担全市126项行政审批事项。目前,十堰市政务服务中心进驻市直单位30余家,综合窗口覆盖率达94%,年平均办量100余万件,群众满意度达98%以上。

十堰智慧城市大脑指挥中心

砥砺奋进,春华秋实。多年来,十堰市通过改革创新,行政审批质效不断提升,市行政审批局先后受到国务院、省、市肯定,全国多地前来考察交流,共享改革经验。2016年5月23日,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视察市民服务中心时,充分肯定我市的“放管服”改革工作。随着行政审批改革的持续推进,全市行政审批各项工作改革再上新台阶。市级行政许可事项由879项减少至215项,减幅达75.5%。全市公共服务事项承诺时限压减至法定时限的75.2%。

深化改革,硕果累累。近五年来,市行政审批局荣获“中国政务服务行政审批改革创新奖”。2018年,“一枚印章管审批”改革经验入选湖北改革开放四十周年“四十佳”案例。2019年成功创建“国家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示范单位”。我市2020—2021年连续两年被省政府表彰为工业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推进较快、效果较好的市州之一,2020—2021年连续两年政务公开工作被省政府评为优秀等次,2021年政务环境在全省第三方评价中排名第四。荣获十堰市“抗疫先进集体”“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先进集体”“履职尽责先进集体”等称号。

企业开办“2半0”改革获得市民肯定

发展篇 劈波斩浪在创新中打造十堰样板

一流的政务环境就是最好的营商环境。近年来,十堰市坚持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,围绕优化营商环境“一号工程”,聚焦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,不断优化政务环境,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,在持续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的浪潮中劈波斩浪,围绕行政审批改革、政务服务高质量创新跨越发展打造出“十堰样板”。

——“一枚印章管审批”模式更高效。2017年以来,按照“放管服”改革总体要求,大力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审批许可改革,实行“一枚印章管审批”,并打造了“进一扇门、到一个窗、报一张表、登一张网、盖一枚章、跑一次路“六个一”审批服务新模式,通过减印章、减环节、减流程实现了审批服务增效率、群众办事增便利,发展环境增质量的综合效应。

——企业开办“2半0”服务更优化。“2半0”即“一表申请、一窗发放”两个环节,半天办结,全程零费用”。新增为新开办企业赠送“开办大礼包”,免费刻制5枚企业公章,同步免费发放电子营业执照、电子印章等服务。打造市场主体“一链通”审批服务平台,实现营业执照即办即批,即批即得。全市各级政务服务大厅共配备了16台“自助秒批一体机”,“一链通”正式上线“i武当”APP,实现“掌上”开办新公司。目前,全市企业开办时限压缩至0.5个工作日内,办理时间持续缩减90%以上;实现企业开办零成本,今年全市为新办企业赠送“开办大礼包”4000余个,节约费用约80万元。该项改革成果入选湖北省“法治化营商环境创新案例”。

——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更便捷。在省政府下达的工改“80、60、40”改革目标基础上自我加压,制定了“70、50、30”的改革目标。印发了《十堰市各类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图(2022年版)》,对社会投资中小型工程建设等12类项目流程图进行了优化,各类项目审批时限较2021年均减少5天。持续精简审批事项和申请材料,审批事项由改革前的81项精简整合为38项,减幅53.1%;全流程申请材料由改革前的407项减少为69项,减幅83%。实行水电气暖通信一站式报装。推行“多测合一”“联合验收”,测绘事项一次性委托,竣工验收材料数量从67份缩减至21份。推广工程建设领域证照电子化,在全省首创将人防、地震审批许可意见书等批复类证照电子化。发布《十堰市重大项目全程代办服务事项清单》,建立全市“帮办代办员”和“首席店小二”两支队伍,今年以来,全市共帮办代办重大投资项目133个,总投资额约213亿元。十堰市也作为工业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推进较快、效果较好的4个市之一。

企业体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“网购感”

——政务服务更普惠。目前,我市“一网通办”实现全覆盖,政务服务“一张网”联通市直80个部门、10个县市区、130个乡镇(街道)、1895个村(社区),省、市、县、乡、村五级联通。发布政务服务事项10.36万项,政务服务依申请事项可网办率达99.4%,依申请事项减时率达74%,月平均受理办理网办件2万件。此外,还建成“24小时不打烊”自助服务大厅,政务服务由常规8小时向24小时“全天候”迈进,实现全流程一站式“不见面”审批。持续推进“一门”“一窗”改革等举措,目前,市、县两级依申请及公共服务事项基本实现“一门”应进必进,130个乡镇(街道)、1895个村(社区)事项进驻率达到80%。市级大厅“综合窗口”覆盖率达到94%,县级大厅覆盖率平均超过60%。建立了“跨域通办”政务服务新模式,与8省2直辖市19个市县开展“跨省通办”,平均对接通办事项超过130项。

——数字政府建设更高质量。搭建“一局(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)、一中心(大数据中心)、一平台(“武当云”)、一公司(大数据运营公司)、一专家委员会”的体系架构。组建十堰市第一支专业化大数据管理队伍“首席数据师”。建设全省首个自然水冷大数据中心,打造全市政务一朵云“武当云”,与市环保局、市水利局等33家市直党政部门90个自建非涉密信息系统对接,已完成武当云平台部署81个,“武当云”迁云上云率达到90%。建成十堰智慧城市大脑,上线智慧防疫、燃气安全、诚信惠企等5大应用场景,其中防汛抗旱等3个应用场景被列为省级“一网统管”建设试点。打造十堰首个城市超级APP“i武当”,下载量已突破62万,上线企业开办“一链通”等惠企便民服务事项236个,涵盖十堰党建、政务服务、民生警务、不动产、交通出行、医疗健康等十大板块。助力疫情防控,建成智慧防疫大数据平台,先后对10余轮次的区域扩面核酸检测数据进行智能分析,实现全市核酸采样数据1小时内回流。获得国家版权局软件著作权,入选湖北大数据十大优秀应用案例,荣获“2021数字政府创新成果”奖。

十堰市与陕西安康市签订“跨省通办”战略合作协议

展望篇 奋楫前行在担当中走好新赶考路

征程万里风正劲,重任千钧再奋蹄。面对新征程新使命,全市政务服务系统整装再出发,以“1234”总体工作思路为总方针,以更有力度的改革、更有深度的融合、更有温度的服务,更加坚定的使命担当走好新时代的赶考路。

“1”是确定一个目标。根据党中央、省委、市委的决策部署,持续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聚焦企业和个人全生命周期链条,进一步整合优化政务服务办事流程,推进数字政府和智慧城市建设,让市场主体和群众获得“从能办事到好办事”的体验,为十堰市打造更加优质、高效、便利的政务服务环境。

“2”是加快“两网”建设。推进政府业务数字化转型,围绕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,全面施行政务服务“一网通办”;围绕“高效处置一件事”,推进城市运行“一网统管”,让城市更有智慧。

24小时不打烊自助服务大厅

“3”是推动行政审批“三减”。即减审批,通过下放、清理、规范等方式,推动事项“瘦身”,规范权力运行,实现行政审批事项应放尽放,为县域经济发展赋权赋能,打造全省乃至全国地市级行政审批事项最少城市。减时限,用数据代替人力“跑路”,推进秒批秒办。减跑动,全域推动自助服务体系建设,实现掌上办、网上办、就近办、一次办,让群众少跑腿,办事更方便。

“4”是深化政务服务“四办”。坚持改革创新办、系统集成办、需求导向办、对标一流办的原则,坚持改革创新,加速政务办理融合,以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需求为导向,持续打造市场化、法治化、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。


上一篇: 数字政府建设的“任务书”和“施工图”
下一篇:图解:十堰市行政审批局2023工作要点